...

南大在江北,不只是校区

这两天朋友圈很热闹,都被一条重磅消息刷了屏——新区与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协议中,双方的期待和憧憬务实又具体,要一起共建校区、打造平台,还要搭建转化载体、拓展产业合作。

可以看出,双方都在用实际行动,让顶尖学府的“研”与国家级新区的“产”进一步深度贯通,更好扛起落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个宏大命题的历史使命。

回到合作本身,还有很多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从新区视角看,此次合作是一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重磅升级。根据合作协议,南大将推动生化医药学科群集体入驻新区,将与新区产业方向形成高度契合,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的全链条支撑。

作为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正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大学的智力支撑是关键。因此,新区始终与高校保持深厚友谊和深远合作。

例如,自去年以来,东大、中国药科大、南工大、南理工、南信大、天津大学等区域内外知名高校,接连与新区达成战略合作,一批又一批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先后聚焦江北。

再例如,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就落在新区生物医药谷,成为链接新区与全国各地高校优质资源的强劲“符号”。

再从南京大学视角看,携手江北同样是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之举。高校肩负科技创新重任,顶尖大学纷纷布局新兴学科来打造更丰富的增长点。本次合作中南大同样如此。

未来,南大将在新区新建若干学院和实体科研机构,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系统性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打造化工和生物医药领域创新高地。

这场合作背后,更折射出大学与城市关系的重要变革。在新区与南大的“牵手”中,“融合”是主旋律——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强劲,南大就在这里新建生化医药学科群,融入城市肌理的创新节点。

“创新—应用—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将在这里形成。

想象这样的场景:南大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攻关细胞治疗技术;隔壁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将这些技术转化为产品;不远处的龙王山风景客厅,科学家与企业家在咖啡厅里碰撞思想火花……这种创新生态,正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发生在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迎来新风口的关键时期。去年以来,国务院批复《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明确江北新主城定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贯彻落实省支持意见的《实施方案》。

重磅利好,在这片沃土上接连发生。

本次新区与南大携手,是大学与城市共同前行的新篇章。当南大的创新基因注入江北新区的发展热土,当江北的产业需求牵引南大的科研方向,必将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

学府路8号未来的新故事,我们一起期待。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