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城垣

大明城垣

六百年风摧雨蚀依然屹立

匠人匠心

几代人披星戴月铸就丰碑

一部讲述大明城墙建造过程的小说

一幅描绘明初社会百态历史的画卷

今日品读

《大明城垣》从现代开始写起,考古学家在南京城墙中发现一块很特别的明代城砖,上面有男女两个手印,十六个字——“袁水汤汤,窑火旺旺。我手妹手,日月共长”。考古学家根据城砖上的铭文找到了制作这块城砖的窑匠故乡,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六百年的故事。

南京城墙始建于1366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历史上的明城墙全长35.3公里,高坚甲于海内,目前完整保存25.1公里,依然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营建规模巨大的南京城墙,耗用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包括城砖和条石,其中尤以城砖材料所用最多,号称数亿块。城砖规制统一,基本都是40厘米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重约20公斤。

这些城砖来自何处?文献史料中没有记载。从明城砖铭文来看,城砖烧制范围涵盖了明代的南直隶(今江苏省、安徽省)、江西行省(今江西省)、湖广行省(今湖北省、湖南省),中央系统主管工程建设的工部,以及军队卫所都参与了南京城墙砖的烧制。

明代城砖的特点之一就是中央所属工部、军队以及各府、州、县烧制城墙砖,各烧砖单位负责人和窑匠的职务和姓名均按照一定要求印在每一块砖上。砖文不仅刻有各级监制人姓名,还有造砖匠人、佃人等生产者的姓名。责任人从大到小排列,最多的达11级,体现了城砖烧造的责任制。

砖文中的造砖职官

《大明城垣》故事背景为明代初年,从历史细微处入手,精心绘制了一幅明初南京城的风俗画卷。关于南京城墙的传说、歌谣,如沈万三聚宝盆,“城门城门几丈高”童谣、正月十六南京人爬城头民俗……都被他巧妙地织进小说画卷中。

小说描写了汤和七、汤丙、汤满一家三代窑匠的故事,他们烧砖技艺精湛,汤丙、汤满父子俩先后参加了凤阳城、南京城的筑造,历尽艰辛。汤满因为能烧出质地坚硬的“白玉砖”,受到朱元璋嘉奖。可是,汤满无意做官,只愿做匠人。他与大户人家小姐明月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小说中的人物汤和七、汤丙、汤满、铁柱、李黑、刘顺一、黄牛四……都是取自南京城墙砖上的名字,作者有意让这些匠人小说中复活,以纪念那些参加明城墙建设的匠人

一块城砖

两个手印

演绎三代人的爱恨情仇

请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来完成此表单。